七碗茶

当前位置: 茶网 > 茶叶新闻 > 茶业资讯 >

“茶马古道”最大的骡马桥加玉桥:桥头聆听团结曲

时间:2011-05-28 23:47来源: 作者: 点击:

关键词:

描 述:怒江上架设的加玉新桥。记者崔士鑫摄 10月初的一天,我们重走解放军进藏路采访组,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查达拉和益达拉山,沿陡峭的山

怒江上架设的加玉新桥。记者 崔士鑫 摄



10月初的一天,我们“重走解放军进藏路”采访组,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查达拉和益达拉山,沿陡峭的山路,一路盘旋而下,山势渐低,风景渐佳。从车上往下一望,怒江犹如一条山谷间的深色飘带,波浪起伏,蜿蜒东去。

一下山,就到了洛隆县马利镇。这是一个背山面江的狭长小镇,干净整洁,商铺林立。海拔只有3200多米,树木葱茏,温暖潮湿。

匆匆吃完午饭,我们就在镇长尼玛扎巴的陪同下,去看当年18军强渡怒江天险的加玉桥。加玉桥位于怒江上,两山环峙,一水中流,地势险要。

关于加玉桥的来历,在马利镇有两个不同的传说版本——

第一种版本是:传说过去到拉萨必过怒江,百姓就去算卦看在哪儿修桥更好更长久。莲花生大师脱下左脚的鞋子,扔到江上,说鞋子卡在哪儿就在哪儿修桥。鞋子漂呀漂,漂到现在加玉桥的位置,卡在了岸边,于是百姓就在此处修建了加玉桥。现在桥边山坡上还有一个叫夏依的小村庄。“夏依”藏语意为“右脚鞋子”,就是“加玉”的不同音译。

另一种版本是:加玉桥藏语叫做“加玉桑巴”,“桑巴”就是桥,意思是“汉女流汗江”或“汉女流泪桥”。相传唐时文成公主进藏与松赞干布联姻,长途跋涉,终日劳累,汗流如雨,汇流成水,变成“汉女流汗江”;在桥上,见水势险恶,思念故土,落泪成河,故名 “汉女流泪桥”。

第一种传说听来神奇,而第二种传说却更让人感到亲切。因为文成公主是汉藏友好的象征,藏族群众更愿意家乡有她的足迹,那是一种由衷的荣耀。

藏汉民族团结,是从文成公主开始的,从那时起,藏汉就成了一家人。民族团结就像绵绵不绝的怒江水,源远流长,生生不息。

在午后灿烂的阳光中,我们驱车来到离镇东1公里处60年前的加玉桥遗址,在现实的风中,去感受那传说中的古桥。

加玉桥遗址在帕通公路边怒江的一处较窄的险滩。远远望去,湍急的江水拍打着两岸,岸边杂草丛生,树木茂盛;木笼桥墩和两头桥基虽经60年风雨洗礼,如今仍依稀可见,腐木散落一地;江那边桥头,有几间低矮破旧的土坯房,那是以前村民的住房,如今早已废弃不用了。低头近看,桥东头有一个鲁康(龙王庙)遗址,据说是修桥时建的,用来保佑桥永久牢固,如今早已破落不堪,木柱倾斜,壁画剥落,全然没有了当年的气派。

站在岸边,江风扑面,一种岁月的纵深感油然而生。面前的桥,浑然就是一座传说中的桥,一座历史中的桥。

尼玛扎巴告诉记者,加玉桥是“茶马古道”怒江上的一座重要桥梁,也是最大的一座骡马桥,商旅往来不息,终年繁忙。马帮过桥后,就沿着桥西边的羊肠小道,翻过险峻的托勒拉山,一路叮叮当当地朝拉萨去了。

岁月沧桑,电视剧《茶马古道》的画面又浮现在我们眼前:举世闻名的茶马古道上,旧时的川藏商旅、汉藏满蒙官员、朝圣僧侣香客、信使邮差等川流不息。一路叮叮当当而来的马帮带来的不仅是茶叶、盐,更是一种文明。穿越滇川藏三省区的茶马古道,就是一条纽带,是民族团结的桥梁,是中华民族文化大融合的历史见证。

而这种民族团结,在1950年18军进藏时,又一次被时代的步伐见证,被历史的风云升华——

昌都战役后期,在类乌齐战斗中漏网的藏军第七代本普隆色·扎色次丹跑到洛隆宗,以一部分兵力控制了加玉桥,妄想阻止解放军继续西进。同时,纠集了200余名散兵游勇,扬言要进行“反攻”。

18军52师154团受命将其歼灭。1950年11月10日,154团团长郄晋武亲率1个加强连,于11月9日从恩达轻装出发,翻越绵延起伏的瓦合山,又翻越陡峻的努西卡拉山,行程100余公里,于11日下午6时,出现在加玉桥头。

加玉桥横跨怒江,两岸陡峭,惊险万状,敌人正强迫当地群众破坏桥梁。见解放军来了,藏军仓皇逃窜。解放军顺利夺取加玉桥,突破怒江天险,并乘胜追击,生俘藏军数名。

18军官兵刚住下,不堪藏军蹂躏的洛隆宗群众,就前来请求解放军搭救他们出水火,并报告了藏军部署及地形、道路情况,解放军连夜奔袭洛隆,歼灭了敌军……

风雨飘摇的加玉桥,见证了解放军为了藏族人民的幸福抛头颅、洒热血,也见证了藏族人民支援解放军的拳拳深情,加玉桥头,又一次奏响民族团结的凯歌。

为了了解当年18军进藏的故事,我们在尼玛扎巴镇长的陪同下,来到加玉桥附近的夏依村,来到了核桃树掩映的贡布仁青老人家。

贡布仁青老人今年76岁,矮矮瘦瘦的,花白的头发稀稀疏疏,牙齿也脱落了。

“我家就在桥西头,解放军来那年我只有16岁,藏军想破坏加玉桥,不让解放军过江,就让我们去拆桥,我们不干,藏军就用皮鞭抽打我们。”对藏军破坏加玉桥,贡布仁青老人至今记忆犹新。

在老人的记忆中,藏军坏事干尽:以前的夏依村有12户人家,一半住在江那边,一半住在江这边,加玉桥是村民过往的必经之路;噶厦政府派了1名守桥官在此收过桥费,每人、每头牲畜收旧藏币几个“张卡”,守桥官的生活用品全由村民提供。而驻守在村里的57名藏军,经常偷抢百姓财物,还抓乌拉差,打骂村民。在交完税后,村民们经常吃不饱、穿不暖,日子过得非常艰苦。

解放军赶走藏军后,群众拍手称快。大家自发地划着牛皮船到江对面,帮助解放军把藏军拆下的木头拉回来,重新铺到桥上,把桥修好,帮助解放军顺利渡过怒江天险。

1951年7月,18军副政委王其梅率先遣支队到达加玉桥时,村民们远远地就去迎接解放军,他们知道那是自己的部队。解放军不打人、不骂人,睡在村外,从不住村民家里;村民帮助挑水、砍柴,解放军都给钱,军民关系非常融洽。后来,贡布仁青还和村民们一起帮助解放军修路。

再后来,连接昌都、洛隆、边坝的303省道开通,在离老加玉桥2公里的怒江上,架起了能通汽车的木桥。1974年,又建起了昌都第一座水泥拱桥,从此,怒江天险变通途。2004年3月,国家投资363万元,对加玉桥进行旧桥加固,同年5月完成。如今的加玉桥,牢固、宽敞、安全,成了夏依村村民的致富桥。

2009年,国家又投资4985万元,修建从洛隆布宿村直通加玉桥的帕通公路,该项目属昌都解放60周年大庆项目,全长31公里,大大改善了洛隆交通条件,促进了群众脱贫致富步伐,拉动了沿线村镇经济发展。

“现在,桥修好了,路修好了,大家越来越富,我家去年就有4万多元收入,盖起了新房子,开通了沼气,这是旧社会没法比的。” 贡布仁青老人高兴地说。

据尼玛扎巴镇长介绍,夏依村现有 35户、266人,有19户建起了9座温室大棚,年均收入3000多元;2009年,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50元,其中现金收入2373元。

采访快结束时,洛隆县委书记戴正明告诉记者,在洛隆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,就是这里藏汉联姻的“团结族”特别多。陪同我们采访的县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次旦卓玛就是其中一个,她的母亲是洛隆人,父亲是河南人,是18军的一名炊事员,后来留在洛隆工作,与她母亲结婚。这些“团结族”是藏汉团结的有力见证。现在,县里的汉族干部、中国远洋公司援藏干部和藏族干部,大家和谐相处,共同为洛隆的发展出力,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艳。

是啊,从文成公主进藏到茶马古道传播文明,从18军赶走藏军到内地企业支援洛隆,汉藏团结的传统代代相传,生生不息;

是啊,古老的加玉桥,历经风雨洗礼,愈加焕发生机,她是一座致富的桥,更是一座民族团结的桥;

是啊,有了各族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,洛隆发展的步伐会越来越快,洛隆的明天也会越来越美好!
(责任编辑:七碗茶)

标签: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表情: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
栏目列表
推荐内容